重度障礙者之課程與教學
◎楊萬教
重度障礙者的課程
課程目標:結合調整九年一貫課程,以生活經驗為核心,透過適性教育,
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。
1.人與自己:了解自我、鍜鍊強健體魄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以達成個人及家庭生活適應。
2.人與社會:認識環境、適應社會變遷、養成互助合作精神,以達到學校及社區生活適應。
3.人與自然:培養職業能力及服務人群熱誠,以達到職業準備及獨立生活適應。
課程領域:
生活教育、實用語文、實用數學、社會適應、休閒教育、職 業教育等六大領域。
依成長及生活的需要,對於年齡越小、智能越低的學生,提供較統整性的課程;
並隨著心智、生理、社會年齡的增長逐漸加重其分化學習的課程。
三、課程模式:
考量學生的年齡、障礙程度、教育需求及學習內容之特性,重度障礙者的課程可以取用以下幾種模式。
(一)發展本位課程:
主張智能障礙者的心智發展與一般兒童一樣,只是發
展速度較慢,因此課程的內容與組織乃依据一般兒童發展次序安排。
(二)生活經驗課程:
以增進生活能力為目的,將兒童當前及未來生活領域
活動組成不同的學習單元,
再將重要的生活技能統整於生活單元活動中。
(三)功能性課程:
主張教導學生實際生活中重要而必備的知識與技能,
課程目標及內容是由學生目前及未來生活環境及行為表現分析而來。
◎無論採取哪一種課程模式,應結合九年一貫的課程,依學生的狀況加以調整;
同時以學生的IEP起點行為及教育目標為考量重點。
貳、重度障礙者的教學
一、教學的原則
個別化原則
具體化原則
安全原則
類化原則
同時原則
實作原則
熟練原則
啟發原則
增強原則
多元化活動原則
社區化原則
二、教學的策略
1.教育時間上:早期介入
2.環境設計上:無障礙學習環境
3.教學方法上:工作分析法、直接教學模式、結構教學法
4.學習方法上:系統化的教學策略
5.問題行為上:行為改變技術的運用
(1)工作分析法
工作分析乃是將達成該項工作的各種行為或活動加以列舉,
而後分析其順序及需要性,
以便於決定教學的輕重緩急;
在運用時必須考慮學生之個別差異,
同時要謹慎的分析工作程序之結構,
以設計出有效之工作程序。
※優點:
1.讓學生較容意有成就感。
2.符合特殊學生的學習特性。
3.對於肢體操作的技能及生活自理方面效果較佳。
缺點:
1.不適合大班或團體教學。
2.「部分的總合不代表整體」,
常不見得能完成該學生的總目標。
(2)直接教學模式
是一種「教師應用組織精密、系統層次分明的教材與教法,直接預防與補救學生學業及其他技能缺失的教學模式」。
此一教學模式乃根據行為分析理論而來,
以工作分析為基礎,用編序方式來設計教材,
並以系統化的方式來呈現教材的一種具高度結構性的教學法(盧台華,民75)。
優點:
1.強調分散式的教學,
採取多單元活動設計方式進行小步驟的教學。
2.符合個別化學習特性的教學原則
3.強調即時的錯誤修正:
能先預測學生可能犯下的錯誤,
並指出錯誤改正的過程、以進行相關的診斷補救教學。
4.能提供大量練習及複習機會。
缺點:
1.教師必須為教學成敗負全責,壓力過大。
2.忽略學生主動學習的潛能。
(3)結構教學法
結構教學係依據學生的學習目標,
對學習環境做有系統、有組織的安排,以達到教學之目標。
其實施原則為:
障礙程度越重者,
所需之結構設計越多,
同時教師所擬定的教學目標,
必須具有適切性及功能性。
結構教學包含四要素:
1.環境的結構化-例如:教室的空間安排
2.整體或個別的時間表
3.個別化作業系統
4.明確的視覺提示
※
優點:注重個別化教學,
※
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。
缺點:學生類化情形差。
三、教學活動設計的原則
用遊戲方式來進行感官動作的訓練。
提供學生成就感的教學活動
多示範、模仿的教學設計
教學採分散式及多單元的方式來進行。
提供多感官的環境佈置。
四、教學評量:採取多元評量的方式進行。
檔案評量
實作評量
生態評量:生態評量(環境模式):
認為個體行為乃是個人與環境(家 庭、學校、社區)互動的結果。
其重點在於找尋各種適合學生參與的活動。
亦即找出社會與生理方面的需求。
※只要提供適宜的協助,
每一位障礙者都有能力參與家庭、學校、社區中的任何活動。
- May 14 Tue 2013 16:43
工作分析及社區本位教學步驟
close
參考資料
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【摘 自】科學人雜誌2007年6月號 第 64 期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